【電腦組裝】2021 年末的 PC 組裝心得
雖然說電腦組裝是成為稱職工具人的必備技能,不過距離上一回組裝電腦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
工具人的必備技能
雖然說電腦組裝是成為稱職工具人的必備技能,不過距離上一回組裝電腦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。這次趁著聖誕節,外頭天寒地凍無處可去的窘境。適逢家中又翻出 2010 年左右,網上收來二手的華碩 VENTO 機殼。乾脆複習一下得之無用棄之可惜的組裝技能,再次組了台 PC。作為工作時,網頁瀏覽檢驗前端頁面相容性的工具機。
主機板的品質真是一日千里
這次入手的主要零組件是華碩 ASUS 主機板 ROG STRIX B560-A GAMING WIFI 加上 Intel® Core™ i5-11400 處理器(12M 快取記憶體,最高可達4.40 GHz)的優惠組合包,記憶體則是另外加購芝奇 G.Skill 的 Ripjaws V DDR4-3200MHz CL16-18-18-38 1.35V 32GB (4x8GB)。
這塊主板拿在手上沈甸甸的,是很紮實的手感。黑色 PCB 板佈線,排線接頭卡榫以及散熱片都是讓人看上去很安心的配置。無論是處理器,或是記憶體,安裝上都很容易。唯一小小的抱怨就是光纖輸出並非內建在後背板上,官方也找不到配件販售,所以需要另外從網路上自行尋找同樣黑色 PCB 佈線的光纖擴充背板來搭配,稍微波折了些。
公用程式 Armoury Crate 的數據支持有誤
硬體部分組裝好以後,Windows 10 隨機版的安裝也是十分順利。到是 BIOS 更新與 Intel 顯示加速驅動程式在公用程式 Armoury Crate 執行上出了點問題。
BIOS 方面,主要發生 Armoury Crate 所顯示 2021 年四月所出的並非是最新的版本的。如果自行到官網下載,可以找到更新 2021/11/24 所出 1203 的版本。
而 Intel 顯示加速驅動程式所提示的最新版本,其實在 WIN 10 無法順利安裝。需要先升級到 WIN 11 才能安裝最新版的顯示加速驅動程式。
機殼前端聲音輸出默認是關閉的
機殼前端的聲音輸出,默認的情況下竟然是關閉的。這點真的是有點意外。本來以為是排線沒接好,後來發現是需要透過音效工具程式,開啟前面板聲音端子偵測,才能順利播放音樂以及麥克風收音。
風扇默認情況下是全速運轉
就算是安裝好 WINDOWS,CPU 和機殼風扇依舊是以全速運轉的狀態在執行。雖然散熱性比較好,但是風散噪音真是相當惱人的一件事。還好安裝官方 AI Suite 3 工具程式之後,啟動 Fan Xpert 4 並且執行其中的風扇優化,就能按照個人的偏好,設定風扇風速的運作邏輯,獲得安靜的主機執行環境。
4K 加上 HDR 等於卡頓
既然處理器內建了 Intel® UHD 730 顯示晶片,顯示器也支援了 HDR 效果,當然要來試試 4K 播放了。如果在系統沒有啟動 HDR 支援的情況下,YouTube 4K 串流確實能在 UHD 730 顯示晶片上流暢的播放。但是只要 HDR 啟動,並且畫面是以全螢幕 4K 的狀態下播放,則是會有明顯的卡頓。
加上只要視窗作業系統原生開啟 HDR,手上這款螢幕會立即進入 HDR 色彩模式,螢幕內建的銳利化會自動變成 10/10 階滿載的設定。播放影片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,但是如果是閱讀作業系統界面上的文字時,有些地方會因為過度的銳化,而使文字出現不自然的高亮邊緣,或是文字變得太細,使得閱讀上變得比較困難。雖然說可以手動將螢幕的銳利化調低獲得改善,但是只要螢幕離開 HDR 模式後再回來,銳利化又會再度恢復成 10/10 階滿載的設定。
幾番測試下來,最終還是決定關閉系統 HDR 的支援。平時以 Display P3 來顯示色彩,當播放影片時,再將電腦螢幕本身的色彩模式切換成 HDR 模擬。兼顧 4K 播放上的流暢,並且獲得接近 HDR 顯示的效果。雖然不是原生 HDR 的輸出支持,但是在使用上的體驗比較合理流暢。
初次開機偵測不到 USB 鍵盤
最後就是 USB 鍵盤常常在第一次開機時,WIN 10 系統偵測不到。需要透過 USB 鍵盤熱插拔的方式,來喚醒作業系統重新偵測一次鍵盤。後來不確定解決的方式,但是自從系統更新到 WINDOWS 11 之後,感覺上這個情形就沒再發生過了。暫且持續再觀察一陣子看看~
主機板: ASUS ROG STRIX B560-A GAMING WIFI
記憶體: G.Skill Ripjaws V DDR4-3200MHz CL16-18-18-38 1.35V 32GB (4x8GB)